責任編輯:施青青 發布時間:2022-02-07 09:57:17
2月2日,在安徽省銅陵市義安區鐘鳴鎮牡東村白牡嶺自然村,當地村民在進行竹馬燈表演。
據了解,銅陵農民素有春節舞龍燈慶佳節的習俗,尤其是竹馬燈、滾龍燈、板龍燈表演歷史悠久,文化底蘊豐厚。
在銅陵民俗文化活動中,最具特色的是鐘鳴鎮牡東村白牧嶺自然村的竹馬燈。竹馬燈又叫“耍馬燈”、“踩馬燈”、“跑馬燈”、“唱馬燈”,是一種民間歌舞。竹馬燈由竹子做支骨,扎成馬首、馬尾形狀,糊上紙,內燃燭火,并將前馬首后馬尾固定在人的身上。演出人員臉上都化妝,身穿戲劇服裝,頭戴官帽,手執馬鞭,腳穿朝靴。玩燈時配鑼鼓、嗩吶等民間樂器,并有專門的打擊吹奏樂曲,以集體穿花、跑馬等為表演手段,成為一種極具地方特色民俗表演形式。
銅陵市義安區鐘鳴鎮的竹馬燈起于明末,興于清代,經過數百年的傳承,竹馬燈已被列入安徽省首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。春節期間,當地村民們自發組織起來,在鄉村巡回表演竹馬燈,豐富群眾的新春文化生活。